白山市科技发展计划2022年度项目指南
发布时间:2022-09-09 信息来源:市科技局
前 言
白山市科技发展计划2022年度项目指南是根据市第八次党代会《把握新时代勇担新使命为全面建设践行“两山”理念试验区而努力奋力》和市委、市政府重点工作目标任务要求,按照《白山市本级科技创新专项资金管理办法》和《白山市市级科技发展计划项目受理、立项和项目实施管理制度(试行)》文件精神,以服务白山经济社会发展需求为出发点,突出科技引领乡村振兴,突出支撑产业转型升级,突出实施医药健康走廊发展规划,围绕全面加快绿色转型发展建设这一主线,以快速提升全市科技创新能力和加速科技成果转化为目标,在大调研“服务企业月”活动广泛征集意见基础上不断修正完善。
本指南项目资金是由市级一般公共预算安排本级科技创新资金,计划类别分为技术攻关、成果转化、科技创新引导三类,计划领域分为工业、农业、社会发展、医药健康等。项目按照国家、省、市有关规定,实施计划项目绩效管理。
《项目指南》具有以下五个特点,一是聚焦绿色转型发展,着力解决一批制约有机农业、医药健康、矿产新材料等产业科技创新关键技术问题,体现企业科技创新主体。二是对接国家科技部、省科技厅市直产业发展战略布局。国家和省科技部门相继启动实施科技创新2030重大专项,从而加快实施科技创新重大项目,组织开展重大技术的产学研协同攻关。构建建设践行“两山”理念创新发展全链条的技术支撑体系。三是突出强调企业主体和产学研结合。强化企业作为创新投入主体的作用,明确规定企业作为申报主体的,企业R&D投入占销售收入应不低于1%。技术攻关类项目必须产学研结合形式申报(基础研究类科研院所承担的项目不受此条规定限制),成果转化类项目必须由企业牵头。四是重点支持乡村振兴、军民融合、节能减排、防灾减灾、城镇化与城市发展、冰雪装备旅游、文化科技融合、公共安全、民生安全等实用技术研究与转化;参加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治一线医护人员,同等条件下给予优先支持,优先支持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科研攻关和成果转化项目。五是支持立项不资助项目,2022起按照经济社会创新发展规律需求增设的一类项目,这类项目按照科技项目申报、管理、验收等程序,申报单位不需要资金支持的创新项目,其它全部按照科技项目文件规定、制度、程序等要求管理。
本《指南》中各个类别的项目均独立成章,每一类项目都必须满足《关于发布<白山市科技发展计划2022年度项目指南>的通知》的申报要求,每一类项目都根据实际情况写明具体的支持重点、申报要求、注意事项、咨询电话、联系人等内容,方便申报人查询。
目 录
一、技术攻关
(一)农业
(二)工业
(三)社会发展
(四)医药健康
二、成果转化
三、科技创新引导
(一)科技特派员与龙头企业
(二)后补助计划
四、咨询电话
五、网报咨询电话
2022年度白山市科技发展计划项目指南
一、技术攻关
(一)农业
1.支持重点
(1)农业高效、安全生产关键技术
农作物高产、绿色栽培技术;黑土地保护与耕地质量保育提升技术;农田面源污染修复,化肥、农药减施增效技术;农作物精量节水节肥新技术及新装备研发;农田水利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环保高效农药研发与应用,农作物重大病虫草害防控技术;秸秆肥料化、饲料化等综合利用新技术及新产品研发;农作物耕种收全程机械化及适应特色生产的高效、专用、智能农机装备研发;智慧农业相关技术研究与示范应用等。
(2)农(畜、特产)产品精深加工与食品安全关键技术
特色农(畜、特产)产品精深加工及副产物综合利用关键技术;食品加工、储运质量安全控制关键技术;农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及溯源关键技术等。
(3)特色动植物资源开发利用技术
食用菌优良种质资源创制、新品种培育(选育)技术;食用菌工厂化、清洁化生产新技术及应用;食用菌废弃物无害化处理技术及应用。
蔬菜优良种质资源挖掘与创新利用;蔬菜新品种培育(选育)技术;蔬菜优质、高效、无害化栽培技术与示范;蔬菜设施改进、环境修复技术与应用。
抗逆、质优果树种质资源创新与新品种(系)培育(选育)果树高效栽培技术;果树现代化育种新技术的研发与应用。
长白山区珍稀(珍奇、濒危)野生动(植、菌)物保育、保护及利用技术。
优质林木品种(系)培育(选育)技术;林木集约栽培技术;园林绿化植物驯化、栽培及示范;森林重大病虫害(林木主要病虫害)监测、防控技术;木材加工技术及应用。
(4)绿色转型发展建设生产关键技术
围绕绿色转型发展建设,围绕创建国家级农业绿色发展先行区,深化与科研院所合作,加强化肥农药生物技术、作物育种、绿色植保、农机装备、新型肥药、废弃物资源化利用、产地环境修复和农产品绿色加工贮藏等农业绿色食品技术为重点开展联合攻关技术研究。
2.申报要求
(1)以研发具有市场前景的技术或产品为主的项目,项目应为产学研合作形式申报,但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可独立申报。申报主持单位为高校、科研单位的,必须与白山企业以产学研形式联合申报;以公益性为主的项目,要有成果应用单位(可以为非企业)参加。
(2)项目申报单位应具有较好的前期工作基础,研究团队力量较强,具备承担项目的能力,能够投入必要的配套资金等相关支撑条件。
(3)企业申报项目,需提供2021年度财务审计报告(含会计师事务所营业执照、注册会计师证书)复印件,并加盖公章;企业若为申报主持单位,还需提供经会计师事务所审计的2021年度R&D投入专项审计报告或提交税务部门备案的2021年度《企业所得税优惠事项备案表》中研究开发费用加计扣除部分(税务部门盖章)复印件,并加盖企业公章。企业R&D投入占主营业务收入应不低于1%。
(4)公益类项目申报单位不需要提供财务审计报告和R&D投入专项审计报告。有效期内的高新技术企业提供相关证明,可不出具R&D投入专项审计报告。
3.支持方式
项目立项后拨付。
4.咨询电话
科研产业化科:3240821 联系人:甄 乘/王新惟
(二)工业
1.支持重点
(1)新材料领域
重点支持高分子材料、生态环境材料、先进能源关键材料、金属材料、精细化工,包括支持碳纤维共性关键技术研究,通用塑料、工程塑料的高性能化,特种工程塑料的低成本化和功能化,特种胶黏剂、功能性涂料的制备技术与应用开发;支持低成本、高性能碳中和材料制备技术及制品开发;支持锂电池、镍氢电池等清洁能源电池关键核心材料制备技术及新产品开发,制氢、储氢、运氢、用氢关键材料制备技术;支持高性能特种合金制备与成型加工技术,先进轻合金制备与腐蚀调控技术,高性能特种合金、先进轻合金在汽车与轨道客车等关键零部件应用研究;支持医药中间体、催化剂、功能助剂等精细化学品的绿色合成技术开发。
(2)新一代信息技术领域
重点支持人工智能、大数据与物联网,文化科技融合,包括支持 5G、大数据、人工智能、高性能计算、工业互联网、区块链等关键技术研究及在先进制造、通信、教育、交通、法务、能源、物流、金融、商务等领域的应用示范;支持文化数字化、超高清数字内容知识服务、文化创意设计服务、影视媒体服务和高端动漫产品等文化科技融合关键技术研究及应用开发。
(3)新装备技术领域
重点支持先进设计、制造技术及装备应用,包括支持面向高端装备及其关键件的智能、绿色、融合等先进设计技术,极端制造、精密制造等高性能制造与检测技术及装备应用,新一代智能制造技术及装备应用,大型专用设备和冰雪机械设计及制造。
2.申报要求
(1)以研发具有市场前景的技术或产品为主的项目,项目应为产学研合作形式申报,但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可独立申报。申报主持单位为高校、科研单位的,必须与白山企业以产学研形式联合申报;以公益性为主的项目,要有成果应用单位(可以为非企业)参加。
(2)项目申报单位应具有较好的前期工作基础,研究团队力量较强,具备承担项目的能力,能够投入必要的配套资金等相关支撑条件。
(3)企业申报项目,需提供2021年度财务审计报告(含会计师事务所营业执照、注册会计师证书)复印件,并加盖公章;企业若为申报主持单位,还需提供经会计师事务所审计的2021年度R&D投入专项审计报告或提交税务部门备案的2021年度《企业所得税优惠事项备案表》中研究开发费用加计扣除部分(税务部门盖章)复印件,并加盖企业公章。企业R&D投入占主营业务收入应不低于1%。
(4)公益类项目申报单位不需要提供财务审计报告和R&D投入专项审计报告。有效期内的高新技术企业提供相关证明,可不出具R&D投入专项审计报告。
3.支持方式
项目立项后拨付。
4.咨询电话
科研产业化科:3240821 联系人:甄 乘/王新惟
(三)社会发展
1.支持重点
(1)硅藻土产业
硅藻土资源综合利用、关键技术突破、产业升级;硅藻土新材料技术创新;低品位硅藻土产品研发应用及低品位硅藻土在生态环保、节能减排、工业、农业等社会发展领域的开发应用。
(2)生态环保
生态环境保护与修复技术,生态环境监测预警与风险评估技术,土壤污染诊断、风险管控与修复治理技术,水污染监测预警与防控治理技术,农业面源污染监测与治理技术,污水、废水深度高效处理技术,城镇废弃物无害化处置技术,重金属污染防控与治理技术,新型环保技术、装备与产品,清洁生产技术等,水资源保护技术;流域综合治理、城镇及重点行业污(废)水处理、大气污染联防生态功能修复、土壤修复、监测预报预警等关键性技术。
(3)可持续发展实验区建设
支持可持续发展实验区内各类型创新主体,围绕破解制约白山可持续发展瓶颈问题,有针对性地提出先进适用技术路线,开发新技术新产品,打造新业态下新模式,进而形成成熟有效的可持续发展系统解决方案。支持节能减排、防灾减灾、城镇化与城市发展、冰雪装备、公共安全、消防安全等技术。
(4)资源综合开发利用
矿产资源及共伴生资源的勘探开发、高效采选、综合利用技术与产品,低品位矿产资源深度开发与高效利用技术与产品,深层地下水资源开发和利用技术与产品,新型微生物资源的挖掘利用技术与产品,对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渣、废水(液)、废气、余热、余压等进行回收及循环利用技术与产品,对社会生产和消费过程中产生的各种废弃物进行回收和循环再生利用技术与产品。
(5)人口与健康
重大新发突发传染病(新冠肺炎等)综合防控技术;常见多发病临床诊治新技术、新方法;中医药诊疗现代化技术,中医康复器具研发;健康状态辨识和健康管理等公共卫生方向关键技术;慢病健康护理、康复及心理护理技术;老年健康相关预防、诊断、治疗技术和产品研发。健康保健技术研究、产品研制和应用示范,促进相关技术转化和产业化。养老托育服务相关领域产品的研发,支持新型材料人工智能在养老托育服务领域的集成应用,重点推动康复机器人、健康可穿戴设备、健康监测检测设备、老年智能家居及监护设备、5G康养辅具等细分领域的研发和生产制造;支持企业对产品进行适老化改造,利用互联网+智能化呼叫、手机APP等多种手段,优化界面交互、操作提示、语音辅助等适老功能,便于老年人获取信息和服务;推进婴幼儿相关产品的研发和生产。
2.申报要求
(1)以研发具有市场前景的技术或产品为主的项目,项目应为产学研合作形式申报,但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可独立申报。申报主持单位为高校、科研单位的,必须与白山企业以产学研形式联合申报;以公益性为主的项目,要有成果应用单位(可以为非企业)参加。
(2)项目申报单位应具有较好的前期工作基础,研究团队力量较强,具备承担项目的能力,能够投入必要的配套资金等相关支撑条件。
(3)企业申报项目,需提供2021年度财务审计报告(含会计师事务所营业执照、注册会计师证书)复印件,并加盖公章;企业若为申报主持单位,还需提供经会计师事务所审计的2021年度R&D投入专项审计报告或提交税务部门备案的2021年度《企业所得税优惠事项备案表》中研究开发费用加计扣除部分(税务部门盖章)复印件,并加盖企业公章。企业R&D投入占主营业务收入应不低于1%。
(4)公益类项目申报单位不需要提供财务审计报告和R&D投入专项审计报告。有效期内的高新技术企业提供相关证明,可不出具R&D投入专项审计报告。
3.支持方式
项目立项后拨付。
4.咨询电话
社会发展科:3222085 联系人:刘殿文/王义鹏
(四)医药健康
1.支持重点
(1)中药材生产关键技术及健康产品研发
①道地药材规范化种植(养殖)关键技术研究
支持优势道地药材品种选育、野生护育与仿生栽培、土壤生态修复、主要病害生物学防治等规范化、标准化、生态化生产关键技术研究及基地建设。
②道地药材质量控制与提升关键技术研究
支持道地药材品种有效成分、独特品质因子等成因关键技术研究,道地药材生产适宜区及质量调控关键技术研究,道地药材农药残留、重金属等有害残留物限量标准研究,基于遗传特征、核心功效、化学成分等道地药材质量标准提升与质量追溯体系研究。
③中药饮片炮制生产规范化关键技术研究
支持我省道地药材产地加工、中药饮片特色炮制工艺和质量标准等关键技术研究,建立中药饮片标准和炮制规范。
④健康产品研发
支持特殊医学用途食品、保健食品、新资源食品原料、医疗机构制剂、配方颗粒、化妆品等健康产品开发;支持药食同源地方特色食品研究和开发。
(2)创新药物研发
①创新药物临床前研究
中成药:支持以经典名方、名老中医验方、医疗机构制剂为来源的中药新药研究,支持有较好研究基础、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复方、有效部位及有效成分中药新药研究,朝药、满药等民族药新药临床前研究。
化学药:支持疗效确切、成药性较好的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化学创新药物(含天然产物)临床前研究。优先支持具有新结构、新物质、新配方、新制剂或新用途的化学新药临床前研究。
②创新药物临床研究
针对已取得临床试验批件或临床试验许可且具有一定研究基础的中成药、生物药、化学药,开展临床试验研究。
③药品工艺改进、上市后再评价等技术升级研究
支持药品生产工艺改进、上市后再评价、产品升级换代、增加新适应症或新规格或研制新剂型等关键技术研究。
④仿制药研究
支持国外专利到期或非专利药物的仿制,以及仿制药质量标准、疗效和安全性等一致性评价研究。优先支持临床急需、以获得国家药品注册申请通知书为考核指标的仿制药研究项目。
⑤药品研发与生产关键技术引进与提升研究
支持药效成分筛选、复杂成分检测分析、晶型、辅料与药物释放、纯化、修饰等药物研发过程中新技术、新方法、新剂型的引进与提升研究,以及生产过程中质量控制技术、溯源技术、数字化与智能化技术、新工艺和新制剂的引进与提升研究。完成时需向国家药监局提交注册申请或备案。
(3)中药生产设备及生产线研发
支持中药材种子优选、生长过程病害监测及预警、采收与加工等智能化设备的研发,支持符合中药炮制特色的智能化设备研究,支持中药生产前处理设备、提取、粉碎、过滤、浓缩、干燥、制剂、包装等智能化设备及生产线研发。
2.申报要求
(1)项目申报单位以企业为主持单位的,申报企业应生产经营状况良好,具备良好的研究开发能力和产业化条件。其中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可独立申报,其他企业需以产学研结合形式申报。
(2)项目申报单位为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的可独立申报,如与企业联合申报,产学研合作企业应经营状况良好,合作各方应有明确的合作协议。
(3)企业申报项目,需提供2021年度财务审计报告(含会计师事务所营业执照、注册会计师证书)复印件,并加盖公章;企业若为申报主持单位,还需提供经会计师事务所审计的2021年度R&D投入专项审计报告或提交税务部门备案的2021年度《企业所得税优惠事项备案表》中研究开发费用加计扣除部分(税务部门盖章)复印件,并加盖企业公章。企业R&D投入占主营业务收入应不低于1%。有效期内的高新技术企业提供相关证明,可不出具R&D投入专项审计报告。
3.支持方式
项目立项后拨付。
4.咨询电话
社会发展科:3222085 联系人:刘殿文/王义鹏
二、成果转化
1.支持重点
围绕我市有机农业、矿产新材料、社会发展和医药健康等领域,支持技术先进,已取得重大突破或重要成果,实施后能够形成规模化生产能力,可产生明显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的科技成果。
2.申报要求
(1)转化的成果应是承担的国家、省级和市级各类科技计划项目并已通过验收的成果;获国家级或省级科技奖励的成果;获国家专利权并具备转化条件的成果;其他具有重大转化前景的科技成果。重点支持“十三五”期间完成的国家、省级公关项目验收成果转化和国家、省级计划外评价成果,且在白山转化的,该项目成果三年累计转化产值达到2000万元。
(2)项目应为企业单独或企业与高校、科研院所等以产学研合作形式申报。
(3)申报企业必须是2021年1月1日前,在白山市市场监督管理局注册或登记,具有独立法人资格,实行独立经济核算,能独立承担法律责任的法人单位。
(4)项目在市内实施,前期基础条件较好,组织保障到位。申报企业要有项目实施的配套资金、产业化所需的基础设施(厂房、相关设备等)。
(5)成果具有良好的市场前景和较大的经济效益,项目完成后能够实现产业化。
3.支持方式
项目立项后拨付。
4.咨询电话
科研产业化科:3240821 联系人:甄 乘/王新惟
社会发展科:3222085 联系人:刘殿文/王义鹏
三、科技创新引导
(一)科技特派员与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
1.支持重点
(1)科技特派员农村创新创业
科技特派员农村创新创业项目,须有较强的示范带动效应,并能发挥科技引领作用,能够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为绿色转型发展主导产业提供有力的科技支撑,由科技特派员(含法人科技特派员)创办、领办、协办的企业与省内涉农高等院校、科研机构等技术依托单位联合申报(申报主体不限)。
(2)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科技成果转化与产业化
紧密对接地方产业技术创新和农业农村发展等需求,重点支持国家、省、市龙头企业开展科技成果研发、转移转化以及企业与高等院校、科研院所产学研合作,引进、开发、转化新技术、新成果、新产品,强化企业科技成果转化主体作用,做大做强绿色转型发展主导产业,提升龙头企业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和新产品开发能力,补齐农业产业化发展短板。
2.申报要求
(1)科技特派员农村创新创业项目,由科技特派员(含法人科技特派员)创办、领办、协办的企业申报。企业要有推广示范的科研成果,有较强的项目实施能力。曾经承担省级以上科技发展计划项目并通过验收,取得较好成效的单位,同等条件下优先支持。
(2)龙头企业科技成果转化与产业化项目,申报单位是经国家、省、市政府认定的涉农产业化龙头企业,有可转化的科技成果,有实施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的能力。
(3)企业申报项目,需提供具有资质的会计师事务所出具的2020年度审计报告(含会计师事务所营业执照、注册会计师证书)复印件,并加盖公章,可不出具R&D投入专项审计报告。
3.支持方式
项目立项后拨付。
4.咨询电话
高新中心:3211015 联系人:马志远/周雅伦
(二)后补助计划
1.高校科研单位(或域外)的科技成果在市本级首次转化后补助计划
(1)支持重点
重点支持市本级企业通过购买高校、科研单位(或域外)的科技成果在本地转化并取得一定销售收入的。
(2)申报条件
①成果应是在2020年1月1日以后验收的。
②有转让协议书或者合同。
③首次转化
(3)支持额度
上年度该项目产品销售收入达到1000万元、3000万元和5000万元以上的,分别给予企业5万元、10万元和20万元补助资金。
(4)申报要求
①提供该项目生产的产品销售收入专项审计报告及2019年以来该产品销售合同及发票复印件。
②提供产品照片。
(5)咨询电话
综合科 电话:3227906 联系人:王广升/潘维娜
2.首次认定吉林省重点新产品(省计划外认定的科技项目)后补助计划
(1)支持重点
重点支持2020.07-2021.06期间通过省新产品鉴定的项目;2021年6月之前计划外认定的省级科技项目。
(2)申报条件
申报单位应为在白山市市场监督管理局注册或登记的企业,市本级企业2021.07-2022.06期间通过省新产品鉴定的项目;具有省级科技项目验收证书及相关综合材料。
(3)支持额度
一次性给予10万元补助资金。
(4)咨询电话
综合科 电话:3227906 联系人:王广升/潘维娜
3.申报创建新型研发机构后补助计划
(1)支持重点
按照《吉林省加快新型研发机构发展实施办法》和《吉林省新型研发机构认定管理办法》组织申报新型研发机构,按照要求组织申报材料、获得推荐且通过省科技厅形式审查的,给予一次性后补助。
(2)申报条件
①符合《吉林省加快新型研发机构发展实施办法》和《吉林省新型研发机构认定管理办法》认定条件的有关单位。
② “新型”研发机构:一是具有自主研发团队,自主研发团队是新型研发机构竞争力的核心和保障;二是按照市场化方式运作,实行“投管分离”,不断进行体制机制创新,提高运行效率;三是具有一定市场敏感性和前瞻性,在服务企业方面走在同行前列、引领产业创新发展。
(3)支持额度
每户2万元补助资金。
(4)咨询电话
综合科 电话:3227906 联系人:王广升/潘维娜
4.白山市科技企业孵化器(众创空间)后补助计划
(1)支持重点
按照《白山市科技企业孵化器(众创空间)认定管理暂行办法》有关规定和要求,被认定的给予一次性后补助。
(2)申报条件
按照《白山市科技企业孵化器(众创空间)认定管理暂行办法》有关规定和要求,被专家认定为白山市科技企业孵化器(众创空间)的市直企业。
(3)支持额度
每户2万元补助资金。
(4)咨询电话
高新中心:3211015 联系人:马志远/周雅伦
5.组织申报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后补助计划
(1)支持重点
按照《国家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管理办法》组织申报2021年度高新技术企业,给予一次性后补助。
(2)申报条件
组织申报高新技术企业后补助条件:申报单位应为在白山市市场监督管理局注册或登记的企业,申报单位须经科技局研究同意申报,在国家高新技术企业认定工作网填报完毕后,需申报单位提交后补助申请,提供2021年高企认定申报材料一份,并经市科技局确认后给予一次性补助。
(3)支持额度
每户2万元补助资金。
(4)咨询电话
高新中心:3211015 联系人:马志远/周雅伦
6.首次认定“星创天地”后补助计划
(1)支持重点
按照《白山市星创天地认定与管理办法》有关规定和要求,被认定的给予一次性后补助
(2)申报条件
按照《白山市星创天地认定与管理办法》有关规定和要求,被认定为白山市星创天地并备案的市直企业。
(3)支持额度
每户2万元补助资金。
(4)咨询电话
高新中心:3211015 联系人:马志远/周雅伦
7.首次认定“白山市创新型科技企业”后补助计划
(1)支持重点
按照《白山市创新型科技企业认定与管理办法》有关规定和要求,被认定的给予一次性后补助
(2)申报条件
按照《白山市创新型科技企业认定与管理办法》有关规定和要求,被认定为白山市创新型科技企业的市直企业。
(3)支持额度
每户2万元补助资金。
(4)咨询电话
高新中心:3211015 联系人:马志远/周雅伦
8.技术交易后补助项目
(1)支持重点
重点支持2021.01.01—2021.12.31,经过白山市技术合同认定登记机构认定的技术开发、技术转让、技术服务、技术咨询合同。
(2)申报条件
申报企业技术交易后补助项目,补助对象应是在白山市市场监督管理局注册或登记,从事支柱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或特色优势产业,与高等院校、科研院所、企事业单位、企业与企业之间签订的技术开发、技术转让、技术服务、技术咨询合同,技术交易合同经市技术合同登记机构认定登记,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企业。
申请补助须提交的材料:
①白山市企业技术交易后补助项目申报表;
②企业营业执照副本、税务登记证副本;
③技术交易证明材料(市技术合同登记部门出具的技术交易合同证明):
技术开发合同、技术交易合同就出具银行对帐单及国家认可的国税发票以及其它相关证明材料〔包括技术交易登记证明以及县(市、区)区科技主管部门出具的证明〕。
④实施转化报告(技术转让、技术开发必须提供)。
内容包括:项目名称;实施时间;实施内容(为实现技术转化所需场地、厂房、设备购置、工艺、技术改进,产品生产或销售等情况);实施效果等相关证明材料。
(3)补助额度
①技术合同认定额200万元以下(含200万元),补助额度为总成交额的5%,最高补助不超过3万元;
②技术合同认定额200万元—500万元(含500万元),补助额度为总成交额的4%,最高补助额不超过5万元;
③技术合同认定额500万元以上,补助额度为总成交额的3%,最高补助额度不超过10万元。
④各申报技术交易后补助项目的单位,只能申报其中一项,如申报多项,只以技术合同交易额最高的为准。
(4)创业服务中心
咨询电话:13943905136/ 13604492386 联系人:邱继凤/朴凤岩
四、咨询电话
综 合 科:3227906 联系人:王广升/潘维娜
高新中心:3211015 联系人:马志远/周雅伦
社 发 科:3222085 联系人:刘殿文/王义鹏
科 研 科:3240821 联系人:甄 乘/王新惟
五、网报咨询电话
信息所:3227941 联系人:刘贞珍/王意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