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模型“精准导航” 油菜目标性状选育
发布时间:2025-11-06 责任编辑:王鸿丹 信息来源:科技日报 收藏
11月3日从中国农业科学院获悉,该院油料作物研究所油料逆境生物学与抗性改良团队联合国内高校,通过整合全球404份油菜资源,成功构建出高准确度基因组预测模型。该模型可为油菜花期、含油量及产量相关性状的目标选育提供高效“精准导航”。相关研究成果日前发表于国际期刊《园艺研究》。
油菜作为全球第二大油料作物,是我国重要的食用植物油来源。然而,油菜花期、含油量等关键农艺性状由上千个基因协同控制。传统育种方式需种植多代,依赖肉眼筛选不仅耗时费力,还易受环境因素干扰导致选择偏差,如同在海量基因中“开盲盒”,育种效率低下。据了解,传统油菜品种培育周期长达6年,难以满足农业生产对优质品种的迫切需求。
论文通讯作者、中国农业科学院油料作物研究所研究员刘佳告诉科技日报记者,为破解这一难题,科研团队以全球404份油菜育种材料为研究对象,系统开展基因组预测模型优化与验证。研究发现,通过油菜全基因组关联分析筛选出的数量性状位点及显著遗传变异,能大幅提升复杂性状的预测准确性。其中,该模型对油菜开花时间和千粒重的预测准确率突破90%,含油量、角果长度等重要性状的预测准确率也超过83%,为精准选择优良性状提供了可靠依据。
“此外,我们通过整合基因数据、人工智能算法等先进技术,将该基因组预测模型与快速育种技术深度融合,实现了油菜‘一年多代’的高效种植筛选模式。”刘佳介绍,这一创新组合将原本6年的油菜品种培育周期缩短至4年,显著提升了优质油菜品种的培育效率。同时,依托该模型培育的油菜品种可建立专属“基因身份证”,实现从育种到生产的全流程基因追溯,为油菜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源头保障。
责任编辑:王鸿丹
初审:王鸿丹 复审:刘贞珍 终审:王明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