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监管终端保障草畜平衡
发布时间:2025-09-01 责任编辑:王鸿丹 信息来源:科技日报 收藏
衡智能监管终端试运行现场。
就在几年前,这场景还难以想象。王宗新说,过去,监管人员要骑着摩托车穿行于山野沟壑,一天也跑不了几个牧点。这如同与时间赛跑,效率不高,精度有限。新智能监管终端仿佛“智慧大脑”,能快速精准监测牛羊群数量与放牧面积,一旦发现过度放牧即可预警。
草畜平衡智能监管终端由兴安盟联合国家农业信息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北京市农林科学院、内蒙古自治区农牧业科学院等科研机构共同研发。它集成物联网、大数据与人工智能技术,实现草原植被实时监测与载畜量动态评估,助力草原放牧智能化管理与草畜资源科学利用。其低空巡航终端基于无人机,集成高清图像实时拼接、低信号智能回传、巡航路径自动校正等自研算法模块,如鹰眼般在草原上空精准巡航。地面移动式数据处理分析服务器集成高密度、多尺度牛羊盘点技术及大小羊智能识别等算法模块,能快速分析无人机数据。草原过度放牧智能监管平台则以可视化方式呈现监管牧区的基本信息、历史监管记录以及现场监管效果,为执法人员提供直观便捷的操作界面。
草畜平衡智能监管终端的应用,对草原生态环境保护意义重大。中国工程院院士、北京市农林科学院智慧农业首席科学家赵春江认为,草畜平衡智能监管终端是科技创新与草原生态保护深度融合的成果,将有力推动草原管理向智能化、精细化转型,为全国草原生态保护提供可借鉴模式。
据相关部门测算,草畜平衡智能监管终端将使当地草畜平衡指数降至10%以下,草地退化面积减少20%,有利于退化草原焕发新生。按当地每亩草地恢复成本50元计,每万亩草原生态修复投入将减少10万元。
责任编辑:王鸿丹
初审:王鸿丹 复审:刘贞珍 终审:王明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