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药健康科技成果转化项目—中药材类推介之三
发布时间:2021-04-23 责任编辑:甄乘 信息来源:科技局 收藏
126一种人参内生多粘类芽孢杆菌转化人参皂苷的技术
一、成果名称:一种人参内生多粘类芽孢杆菌转化人参皂苷的技术
二、成果来源:吉林农业大学
三、成果简介:本发明涉及生物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人参内生多粘类芽孢杆菌转化人参皂苷的方法。本发明所述内生多粘类芽孢杆菌(Paenibacilluspolymyxa),已于2013年2月5日保存在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保藏编号CGMCCNo.7250。本发明所述人参内生多粘类芽孢杆菌具有较高转化活性,该方法提高了人参皂苷单体Rg1、Re、Rf、Rg2、Rb1、Rb2、Rb3、Rd含量或诱导新化合物。该菌株能直接利用人参粉原料为培养基转化皂苷,方法简便,成本低,有利于产业化大规模生产。
四、知识产权状况:有自主知识产权,授权国家发明专利ZL201310067689.5,成果归吉林农业大学和研究者所有。
五、经济效益分析:产品利润在30%以上。
六、合作方式:技术转让或合作开发。
七、联系方式
通讯地址:白山市通江路275号
联 系人:王晶华 达娃次仁 王意峰
联系电话:0439-3245813
电子信箱:512791925@qq.com
127东北红豆杉有性繁殖技术的研究
一、成果名称:东北红豆杉有性繁殖技术的研究
二、成果来源:吉林农业科技学院
三、成果简介:东北红豆杉(TaxuscuspidataSieb.etZucc.)为红豆杉科红豆杉属常绿乔木,是珍贵的第三纪孓遗树种,具有很高的药用、材用和观赏价值。东北红豆杉种子具有深休眠的特性,在自然状态下,需经两冬一夏才能萌发,给种子繁殖造成困难。本项目对东北红豆杉有性繁殖技术进行了研究。
以东北红豆杉种子为试验材料,采用两因素试验,结合赤霉素GA3处理采用低温层积、暖温层积和变温层积处理。
主要结论如下:
用200mgL-1赤霉素GA3溶液浸泡 4h和流水充洗 ,种子与湿沙以1:3 混合后先置于昼20℃/夜10℃变温条件下暖层积6个月,然后再置于5℃进行4个月次层积处理,可极显著地提高东北红豆杉种子的发芽率,对解除种子休眠效果显著,可以使东北红豆杉种子迅速整齐地萌发,发芽率平均达到83.87%。
四、知识产权状况:论文发表。
五、经济效益分析:市场上实生苗的价格比扦插苗高2~3倍,因此通过有性繁殖获得实生苗可以提高经济收入2~3倍。
东北红豆杉除了具有很高的药用、材用和观赏价值,它是珍贵的第三纪孓遗树种,目前东北红豆杉资源非常稀缺,已成为中国甚至世界的珍稀濒危植物。通过打破红豆杉种子的休眠,提高有性繁殖率,提高其种群竞争能力,恢复东北红豆杉天然资源。
六、风险分析:如果东北红豆杉的种子成熟度不高,种子发芽率可能低于80%。
七、合作方式:提供技术咨询。
八、联系方式:
通讯地址:白山市通江路275号
联 系人:王晶华 达娃次仁 王意峰
联系电话:0439-3245813
电子信箱:512791925@qq.com
一、成果名称:槲寄生质量控制技术研究
二、成果来源:吉林农业科技学院
三、成果简介:槲寄生Viseumcoloratum(Konar.)Nakai为我国传统中药,具有悠久的历史。资源丰富,成分复杂,具有多种药理活性。本品在东北有两个变型植物:红果槲寄生和黄果槲寄生。另外还有一种主产于欧洲的白果槲寄生,国外的研究多是在白果槲寄生的基础上进行的。国内研究也主要集中在槲寄生的化学成分和药理活性两个领域。本项目优化了超声波进行槲寄生总生物碱提取的工艺;采用酸性染料比色法测定不同寄主红果槲寄生、黄果槲寄生总生物碱含量,建立HPLC法测定槲寄生总生物碱的质量控制技术;对长白山红果槲寄生和黄果槲寄生中药指纹图谱进行了研究。槲寄生的品种比较多,而长白山所产槲寄生不但资源丰富,而且具有很好的药用价值,目前关于长白山槲寄生资源的开发利用少,具有比较大的开发空间。本项目发表论文两篇,其中一篇为中文核心期刊,完成了工作报告和研究报告各一份。
四、知识产权状况:本项目为独立完成。
五、经济效益分析:因槲寄生药材在东北资源丰富,野生总产量很大,易生长,其寄主杨树,榆树等也是东北最常见的树种,成本很低,其有效成分具有多种药理活性,进行产品开发有很好的经济效益,可应用于多个领域,例如医药行业,保健品开发、养殖行业等。
六、风险分析:槲寄生在东北资源丰富,来源非常广泛,可以解决药材来源问题,其质量控制技术也相对成熟,方法已掌握,可以有效的进行质量控制,保证其研发进展的稳定性,基本无风险。
七、合作方式:可以与本团队进行技术合作,或者技术转让等方式。
八、联系方式
通讯地址:白山市通江路275号
联 系人:王晶华 达娃次仁 王意峰
联系电话:0439-3245813
电子信箱:512791925@qq.com
一、成果名称:黄花败酱毛状根培养体系的建立及生物活性成分分析
二、成果来源:吉林农业科技学院
三、成果简介:黄花败酱是我国的传统常用中药,其性微寒,味苦、辛,归肺、大肠、肝经。具有清热解毒、破瘀排脓的功效。现代研究证明具有镇静、抗菌、抗病毒、抗肿瘤、保肝利胆等作用,黄花败酱的镇静和消炎作用已被载入我国药典,是一种极具开发和利用前途的药用植物资源。
1、本研究利用发根农杆菌A4菌株对黄花败酱外植体进行侵染,通过对黄花败酱毛状根诱导培养体系的优化,建立了黄花败酱毛状根的培养体系。
2、诱导出的毛状根在不添加任何外源激素的培养基上具有多分枝、无向地性、生长速度快等特点。MS液体培养基,毛状根的增殖量平均最多达到23.43倍,加入一定量JA增殖倍数提高1.8倍~1.6倍左右。
3、黄花败酱中总黄酮对沙门氏菌的抑菌率为49.18%。毛状根中总黄酮对DPPH自由基清除率分别是黄花败酱籽和自然根的1.43倍和1.97倍。
四、知识产权状况:申请专利。
五、经济效益分析:
世界上人口总数的四分之一都有不同程度的失眠、焦虑等现象,对于安眠药、镇静剂的需求量极大,因此无成瘾性的镇静、安眠类药物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和极高的经济价值。
目前我国野生资源趋于枯竭,不利于大规模生产。且黄花败酱为多年生草本,自然生长十分缓慢。应用发根农杆菌侵染黄花败酱诱导出毛状根,具有不受地区、季节与气候限制,便于工厂化生产等优势,同时组织培养中的细胞生长速度要比植物正常生长速度快,接近于分生组织的生长速度。
六、风险分析:黄花败酱具有清热解毒,利尿,镇痛,镇静作用,其镇静作用比同属植物缬草强一倍以上,具有极高的药用价值。目前人们生活节奏快、压力大,大部分人都有不同程度的失眠现象,应用发根农杆菌侵染黄花败酱诱导出毛状根,具有不受地区、季节与气候限制,便于工厂化生产等优势,同时组织培养中的细胞生长速度要比植物正常生长速度快,可以满足大规模生产所需。
本成果技术成熟,建立了完整的毛状根培养体系,工艺成熟度高,降低了科技成果的技术风险。
七、合作方式:许可他人使用科技成果。
八、联系方式
通讯地址:白山市通江路275号
联 系人:王晶华 达娃次仁 王意峰
联系电话:0439-3245813
电子信箱:512791925@qq.com
130纳豆激酶的小试发酵生产及纯化工艺研究
一、成果名称:纳豆激酶的小试发酵生产及纯化工艺研究
二、成果来源:吉林农业科技学院
三、成果简介:本研究以市售纳豆为原料,分离出一株高产菌株,扩增16SrDNA序列并进行同源性比对与系统进化树分析,鉴定为枯草芽孢杆菌。利用改进纤维蛋白平板法测定纳豆激酶的活性,测定的所筛选菌株的初始酶活性为467.18U/mL。优化该菌株的液体发酵条件,其培养温度38℃,pH值7.0,发酵时间26h,转速180r/min,种龄 7h,接种量2%,装液量25mL/250mL,发酵周期为26h。液体发酵培 养基的最佳碳源为淀粉,浓度为2.0%;最佳氮源为酵母粉,浓度为1.5%;通过优化培养基,产酶量可达到1085U/mL;通过对纳豆枯草芽孢杆菌发酵,经发酵液的预处理,硫酸铵盐析,透析脱盐和 SephadexG-75凝胶层析分离纯化,最终得到纯度比较高的纳豆激酶,最终比活达到了13849.9IU⋅mg-1。最终的纯化倍数是21.4,酶活回收率是77.84%;大鼠体内溶栓检测表明,纳豆激酶处理组与单纯血栓组相比较,血栓湿质量与血栓干质量均明显降低(P<0.01),高剂量纳豆激酶组与低剂量纳豆激酶组血栓湿质量均轻于尿激酶组(P<0.01),表明纳豆激酶可以显著抑制大鼠血栓的生成。本研究成果可为纳豆激酶作为新型溶栓药物的工业化生产和临床使用提供了科学依据和前期基础,有助于解决目前溶栓药物的副作用大、半衰期短和价格昂贵等多种问题。
四、知识产权状况:发表相关论文2篇。
五、经济效益分析: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类寿命逐渐延长,但血栓栓塞性疾病的发病率也有逐年上升的趋势。世界心脏学会联合公布最新统计资料显示,由心血管疾病引起的死亡已经跃居各类疾病之首。而目前临床上使用的治疗心脑血管栓塞的药品如链激酶,尿激酶,t-PA等均在不同程度上存在一定的缺陷,或者毒性较强,副作用大,易造成严重的出血反应,尤其是颅内出血的危险很大;或者体内半衰期短,难以发挥药效;或者来源紧张,价格昂贵。跟传统的溶栓剂相比较,纳豆激酶可以进行大规模液体发酵生产,成本低廉。相同活力单位的纳豆激酶其生产成本仅为蚓激酶的1/4左右,并且作为抗 血栓药物和保健产品的前景十分广阔。
六、风险分析:纳豆激酶可以进行大规模液体发酵生产,发酵生产工艺条件已经确定,生产成本低廉。生产菌种活力较高,纯化工艺较为成熟,成果转化风险较低。
七、合作方式:技术入股,产学研共同开发。
八、联系方式
通讯地址:白山市通江路275号
联 系人:王晶华 达娃次仁 王意峰
联系电话:0439-3245813
电子信箱:51279192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