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药健康科技成果转化项目---中药类推介之二
发布时间:2020-04-21 责任编辑:高绮 信息来源:省科技厅-医药健康科技转化成果汇编 收藏
11、生物转化制备治疗心脑血管疾病药物— 稀有人参皂苷 Rg2
一、成果名称:生物转化制备治疗心脑血管疾病药物—稀有人参皂苷 Rg2
二、成果来源:东北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吉林省动植物有效成分提取中试中心
三、成果简介:
1. 成果简介
利用现代分子生物学技术克隆选择性糖苷水解酶,通过组合酶转化人参茎叶总皂苷可以工业化生产稀有人参皂苷 Rg2。Rg2 具有治疗心脑血管等疾病的功效,具有开发成为一类新药可能性的药物先导化合物。
2. 比较优势
(1)原料优势,吉林省人参茎叶原料丰富。
(2)技术优势,拥有独立知识产权,生产工艺简单高效,产品纯度高达97%。
(3)产品优势, Rg2 毒性低,副作用小,活性多样。
四、知识产权状况:东北师范大学拥有本成果的独立知识产权,专利批号:201510036363.5。
五、经济效益分析:心血管疾病严重危害人类健康,属于高发性疾病,涉及人群广,数量多,目前临床用药副作用较大,低毒高效药物市场前景好,潜在的市场在百亿人民币以上。人参茎叶皂苷原料成本低,酶转化技术生产工艺简单,利用该方法生产Rg2将获得丰厚的利润。
六、风险分析:本项目技术知识产权明晰,并已完成中试制备研究,投资风险较低。
七、合作方式:合作方式可采取技术转让、合作开发等。
八、联系方式:
通讯地址:白山市通江路275号
联 系 人:刘贞珍 惠丽 王晶华 达娃次仁
联系电话:0439-3227941
电子信箱:512791925@qq.com
12、抗肿瘤转移一类中药新药“艾可定”胶囊
一、项目名称:抗肿瘤转移一类中药新药“艾可定”胶囊
二、单位名称:东北师范大学药物基因和蛋白筛选国家工程实验室自主研发。
三、成果简介与比较优势:目前在我国,癌症死亡人数已居于全部疾病死亡人数之首,而且其发病率和死亡率还在逐年攀升,已经成为非常严重的公共健康问题。在世界范围内,我国的新增癌症病例数高居全球第一。在肝癌、食道癌、胃癌和肺癌等 4 种常见癌症中,我国新增病例数和死亡人数均居世界首位。
癌症之所以难以克服,主要原因在于癌细胞可以发生全身性转移。而且一旦发生广泛转移,则往往失去了控制病情的机会和可能性。在目前治疗癌症所采用的手术、放疗、化疗等主要方法中,无一能够有效遏制转移的发生。因此研制开发能够有效抑制癌转移的药物,是肿瘤治疗领域中亟待解决的关键问题。
本项目研发的抗癌细胞转移中药新药“艾可定胶囊”,其药物成分多糖 P155分子能够通过与肿瘤细胞表面结合而抑制肿瘤转移,其一 旦投入应用将在肿瘤治疗领域发挥出至关重要作用。
目前国内外已有和正在研发的抗肿瘤药物种类,主要包括细胞毒性抗肿瘤药物、以细胞信号转导分子为靶点的抗肿瘤药物、新生血管生成抑制剂、肿瘤耐药逆转剂、内分泌治疗药等,但至今仍没有本项 目研究的这类抗肿瘤转移药物。
四、知识产权状况:已获得国家发明专利。
五、经济效益分析:抗肿瘤新药“艾可定”胶囊的技术含量高, 功能独特,在肿瘤治疗的关键环节——抑制肿瘤细胞转移上能够发挥重要作用,而且适用于各种实体肿瘤,因此其市场需求量巨大,一旦投入市场势必获得可观的经济效益。
六、风险分析:本项目产品的高技术含量和独特的抑制肿瘤细胞转移功能,以决定了的其在肿瘤治疗中的作用和在今后一段时间内无可替代的地位,并不存在技术风险、市场风险和政策风险等风险因素。
七、合作方式:合作开发或者成果转让。
八、联系方式:
通讯地址:白山市通江路275号
联 系 人:刘贞珍 惠丽 王晶华 达娃次仁
联系电话:0439-3227941
电子信箱:512791925@qq.com
13、人参系列产品的开发
一、 成果名称:人参系列产品的开发
二、 成果来源:东北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吉林省动植物有效成分提取中试中心)
三、成果简介与比较优势:
1. 成果简介
人参是名贵中药,首批列入利用药食同源目录。本项目以人参为原料,利用复合酶水解法提取人参中的活性成分,通过不同的技术手段和糖苷酶配比获得成分不同的人参水解产物,包括人参皂苷、人参多糖和人参复合提取物。通过细胞和动物实验检测产物的活性,根据需求开发为食品或药品原料。目前人参活性成分的制备已完成了中试实验,已制备的样品包括,可作为治疗心律失常药物候选分子的稀有人参皂苷 Rg2,具有抗疲劳功能的人参酸性多糖,具有降血糖功能的人参复合酶提取物等。本项目申请中国发明专利 5 项,其中4项已获得授权。
2. 比较优势
(1)原料优势,吉林省人参资源丰富。
(2)技术优势,拥有独立知识产权,生产工艺简单高效,产品种类丰富。
(3)产品优势,制定了产品标准,保证产品稳定性高,农残含量低。
四、知识产权状况:拥有中国发明专利 4 项,均为独立知识产权
1. 一种人参多糖的提取方法及其在制备降血糖药物和食品中的 应用,ZL201410084031.X;
2. 一种重组糖苷水解酶用于生物转化制备人参二醇型皂苷的工 艺,ZL201510036363.5
3. 人参酸性多糖在制备降血糖药物中的应用,ZL200910066819.7
4. 一种抗疲劳人参酸性多糖的提取方法,ZL200810051524.8
五、经济效益分析:人参功能多,活性成分种类多,作为药食同源可开发的产品种类多,无论将其开发为食品、保健品或者药品原料, 都有较好的市场前景,潜在的市场在百亿人民币以上。
六、风险分析:本项目技术知识产权明晰,技术成熟,已完成中试阶段实验,投资风险较低。
七、合作方式:合作开发或专利技术许可使用
八、联系方式:
通讯地址:白山市通江路275号
联 系 人:刘贞珍 惠丽 王晶华 达娃次仁
联系电话:0439-3227941
电子信箱:512791925@qq.com
14、冠心伏寒颗粒
一、 成果名称:冠心伏寒颗粒
二、 成果来源:长春中医药大学
三、成果简介:以“先天伏寒”理论为指导,该理论依据国医大师任继学教授“伏邪”理论而成,其病因假说为“男女媾精,阳气不足,寒伏于内”,“先天伏寒”可在后天环境和社会等因素的影响下, 引发痰、瘀、气滞等邪为患,瘀阻心脉则终成胸痹一病。主症可见胸闷、胸痛、足凉、疲乏、口干、心烦、太息,次症可兼见纳呆、不寐、 背痛、便溏,舌淡胖、体淡青、脉沉弦细或沉弦缓,治疗以益气养阳, 理气通络,辛开苦降,平和阴阳为原则。
“冠心伏寒颗粒”处方由红参、淫羊藿、仙茅、水蛭、半夏、砂 仁、丹参、檀香、黄柏、白术等中药组成。全方阴阳合治,寒热共调, 标本兼顾,辛开苦降,活血化瘀、通经活络,使阴阳调、血脉畅通, 其痛自止。
本项目在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 973 计划项目“伏邪病因学说整理与创新研究”研究的基础上,通过科技部十二五“重大新药创制”专项及吉林省科技发展计划专项支持,完成“冠心伏寒颗粒”的临床前研究,并于 2017 年3月获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新药临床研究批号(2017L00927)。
四、知识产权状况:长春中医药大学具有独立的知识产权,已获得国家发明专利。
五、经济效益分析:心血管疾病是全球死亡首因和最大疾病负担,我国病人数达 2.9 亿,且发病率、死亡率逐年上升,研制开发防治心血管疾病的新技术、新产品是国家重大社会需求。“冠心伏寒颗粒”为治疗胸痹证(冠心病)气(阳)虚、气滞、血瘀,寒热错杂证的中药复方新药。药物的成药性较好,生产工艺及流程完善合理、可操作性强,质量标准可靠,能够保证产品的内在质量,为本品顺利实现产业化提供了可靠保证。本品患者群广,市场容量大,冠心病口服中成药市场销售额:2007-2017 年由 110 亿元增至 608 亿元,市场年复合增长率为 7%左右,冠心伏寒颗粒如达市场 1%,销售额预计 6 亿元。
六、风险分析:项目具有较好的临床基础,适应症明确,因此风险较小。
七、合作方式:项目转让或合作开发
八、联系方式:
通讯地址:白山市通江路275号
联 系 人:刘贞珍 惠丽 王晶华 达娃次仁
联系电话:0439-3227941
电子信箱:512791925@qq.com
15、治疗痛风病中药五类新药玉米须总黄酮
一、成果名称:治疗痛风病中药五类新药玉米须总黄酮
二、成果来源:长春中医药大学
三、成果简介与比较优势:本项目以纯天然绿色产品玉米须为原料,运用科学严谨的体外筛选方法,确定玉米须治疗痛风的活性组分为玉米须总黄酮。运用简单可靠的提取分离工艺,得到玉米须总黄酮提取物,纯度达到 50%以上。同时通过体外试验发现玉米须总黄酮具 有别嘌呤醇不具备的清除非酶体系超氧自由基的能力,并通过药效学试验证明了玉米须总黄酮具有抗痛风的作用,将其开发成中药新药。本项目涉及内容新颖全面,技术条件好,能够保证本项目的先进性,不侵犯他人专利的同时能够保证自身不被侵犯。本品组成为单一组分,内在质量稳定、可控,安全有效,不同于现有的中药复方制剂,用药思路与国际接轨,与同类品种比较产品更容易国际化,有较强的国际竞争能力。
四、知识产权状况:本项目为长春中医药大学自主研发项目,其所有知识产权归长春中医药大学所有。
五、经济效益分析:本项目完成后,争取申请新药研究的临床批件,进一步申报新药,可实现产业化。本产品生产工艺简单、可操作性强,为本品顺利实现产业化提供了可靠保证。本品患者群广,市场容量大,如按全国每年有 1000 万痛风病患者服用本品一个疗程,预计本品年总销售额达 30 个亿,有实力迅速成为痛风病临床一线用药。
六、风险分析:无。
七、合作方式:合作开发。
八、联系方式:
通讯地址:白山市通江路275号
联 系 人:刘贞珍 惠丽 王晶华 达娃次仁
联系电话:0439-3227941
电子信箱:512791925@qq.com
16、治疗冠心病的新药蜂胶总黄酮滴丸
一、成果名称:治疗冠心病的新药蜂胶总黄酮滴丸
二、成果来源:长春中医药大学
三、成果简介与比较优势:深入研究蜂胶活性成分的提取、分离工艺,筛选抗心肌缺血的有效组分,开发出中药五类新药蜂胶总黄酮滴丸,且采用随机双盲安慰剂为对照的多中心临床试验评价蜂胶总黄酮滴丸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成果在蜂胶基源控制和蜂胶生物学鉴定技术方面取得了重大突破,解决了蜂胶基源复杂难以控制质量的难题, 解决了依靠药学鉴定学受环境、条件等影响的难题,充分发掘蜂胶抗心肌缺血方面的药理作用。
四、知识产权状况:所有知识产权归长春中医药大学所有。
五、经济效益分析:蜂胶质量评价体系已在吉林、北京、上海等地推广应用,近三年累计检测以蜂胶为主要原料的食品、保健食品、 药品 10 万余次,为十余家生产企业的 20 余个蜂胶相关产品进行质量控制,间接实现经济效益 20.2 亿元;中药蜂胶总黄酮滴丸临床研究批件及相关专利获得转让经费 600 万元,加快了蜂胶产品的研究与推广进程,推动了药用资源与科技的进步。
六、风险分析:蜂胶总黄酮滴丸是以蜂胶中抗心肌缺血活性组分蜂胶总黄酮为原料的中药 5 类新药,按照《药品注册管理办法》、《药物临床试验质量管理规范》等要求,采用随机双盲安慰剂为对照的多中心临床试验评价蜂胶总黄酮滴丸的安全性及有效性。尚需 200 万经 费支持,用于临床实验。
七、合作方式:合作开发。
八、联系方式:
通讯地址:白山市通江路25号
联 系 人:刘贞珍 惠丽 王晶华 达娃次仁
联系电话:0439-3227941
电子信箱:512791925@qq.com
17、碟脉心通胶囊
一、成果名称:碟脉心通胶囊
二、成果来源:长春中医药大学
三、成果简介与比较优势:“蝶脉心通胶囊”处方来源于长春中医学院附属医院心血管内科多年临床应用的验方,在中医理论指导下,以活血通脉、行气止痛为组方原则,以苦蝶子为君药,辅以葛根、元胡等组成处方。目前本项目已完成 II 期临床试验,正在进行 IIb 期临床试验。
1.应用创新,组方独特。蝶脉心通胶囊以苦碟子为君性味苦,辛、微寒。具有凉血、活血、镇痛、镇静、解痉等功能。佐以葛根,具有升阳通络,活血化瘀之功效,是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特选药物之一, 以及延胡索具有活血、行气、止痛,该品长于止痛,尤宜气滞血瘀所致的疼痛,是治疗胸痹证的首选药物之一。
2.技术创新 蝶脉心通胶囊为中药 6 类创新药。按照《药品临床试验质量管理规范》、《药品注册管理办法》等要求,进行蝶脉心通胶囊治疗冠心病心绞痛(气滞血瘀证)II、III 期临床研究,首次采用以心可舒胶囊为阳性对照和安慰剂双重对照的随机、双盲、多中心的 临床试验方案,弥补了以往只采用对照药或安慰剂单重对照的缺陷, 因此本项目研究更能系统评价该药物的安全性及有效性。
四、知识产权状况:所有知识产权归长春中医药大学所有。
五、经济效益分析:冠心病的预防和治疗一直是世界性的医学课题,研制开发预防和治疗本病的药物同样是人们关注的课题。本品利用中医中药在治疗和预防冠心病独特的优势开发而成,具有巨大的经济效益。
六、风险分析:本产品在前期的临床试验中显示了较好的疗效,且市场前景广大,无风险。
七、合作方式:转让、合作或入股。
八、联系方式:
通讯地址:白山市通江路25号
联 系 人:刘贞珍 惠丽 王晶华 达娃次仁
联系电话:0439-3227941
电子信箱:512791925@qq.com
18、治疗肾病的中药石韦开发
一、成果名称:治疗肾病的中药石韦开发
二、成果来源:长春中医药大学
三、成果简介与比较优势:肾病是各种肾脏疾病的总称,是一种严重危害人体健康的泌尿系统疾病,易反复发作,难以治愈。中药石韦具有利尿通淋、清热止血的功效,主要用于治疗肾炎水肿、膀胱炎、泌尿系结石等症。为了更好的发挥石韦治疗肾病的疗效,本项目筛选出了石韦治疗肾病的有效组分,并通过提取、纯化工艺研究,将其开发成治疗肾病的中药五类新药,主要用于肾小球肾炎而引起的血尿。
通过动物试验,筛选并确定石韦治疗肾病的有效组分为石韦总黄酮。运用低成本,易操作的技术条件使石韦总黄酮的纯度达到 50%以 上,达到了中药新药五类的标准。
四、知识产权状况:本项目为长春中医药大学自主研发项目,其所有知识产权归长春中医药大学所有。
五、经济效益分析:本项目完成后,进一步申报新药临床研究批件,最后争取实现产业化。我国患有肾病的人数约为 2100 万,按每年30%患者服用本品,年销售总计超过 5 亿元,产业化前景广阔。据此本项目完成以后,将为一个研究治疗肾病的中药新制剂打下良好的基础, 并且通过其作用机理的探讨,进一步指导临床上石韦药材的合理应用, 为企业带来巨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为人类的健康事业做出巨大贡献。
六、风险分析:开发需要经费投入数额较高,投入的资金回报周期较长。
七、合作方式:合作开发。
八、联系方式:
通讯地址:白山市通江路25号
联 系 人:刘贞珍 惠丽 王晶华 达娃次仁
联系电话:0439-3227941
电子信箱:512791925@qq.com
19、防治糖尿病白内障眼用缓控释给药新制剂
一、成果名称: 防治糖尿病白内障眼用缓控释给药新制剂
二、成果来源:长春中医药大学
三、成果简介与比较优势:本项成果防治糖尿病白内障眼用中药缓控释给药新剂型与新制剂的开发。 解决普通眼用制剂的存在严重影响药物疗效和安全性等问题。
本项目开展研究将实验室研发的中药复方眼用缓控释新剂型、新技术进行成果转化,完成该眼用缓控释滴眼剂全部临床前药学,申报SFDA,获得受审号;开展成果临床研究,完成中药复方眼用缓控释新剂型、新制剂的成果转化生产。实现中药复方眼用缓释制剂产业化生产,提升眼用制剂生产技术水平。
本项成果防治糖尿病白内障眼用中药缓控释给药新剂型与新制剂的开发。 解决普通眼用制剂的存在严重影响药物疗效和安全性等问题。
四、知识产权状况:本项目为长春中医药大学自主研发项目,其所有知识产权归长春中医药大学所有。
五、经济效益分析:目前,白内障和眼底病等发病率急剧上升。目前白内障成为严重危害人们健康的多发病和常见病,是世界上第一位致盲眼病。本项研究新型眼用缓控释新药成果转化后,每年可以创造 4000 万元以上经济效益。因此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深远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六、风险分析:开发需要经费投入数额较高,投入的资金回报周期较长。
七、合作方式:合作开发。
八、联系方式:
通讯地址:白山市通江路25号
联 系 人:刘贞珍 惠丽 王晶华 达娃次仁
联系电话:0439-3227941
电子信箱:512791925@qq.com
20、三黄珍冰凝胶滴眼剂
一、成果名称:三黄珍冰凝胶滴眼剂
二、成果来源:长春中医药大学
三、成果简介与比较优势:白内障是世界上、也是我国第一位致盲眼病,全世界盲人中由白内障引起失明的占40%以上。目前治疗白内障的西药存在毒副作用大等问题;中药治疗白内障多为复方且剂型和制剂陈旧落后,严重影响了治疗白内障中药疗效的发挥和应用。
本项目是“治疗白内障中药复方”与“眼用新剂型和新释药系统” 相结的创新药物“三黄珍冰凝胶滴眼剂”的研究和开发。
三黄珍冰凝胶滴眼剂组成:珍珠,黄连,黄柏,大黄,冰片等。
[功能主治] 消翳明目。用于糖尿病性白内障,老年性初、中期白内障;视疲劳,症见眼部疲倦、眼酸胀痛、眼干涩、视物模糊。
目前,已经完成该中药眼用缓控释制剂处方中药学、主要药效学和安全性评价研究。三黄珍冰凝胶滴眼剂药效优于市售的同类药物中 药复方的麝珠明目液和化药的白内停滴眼液。需完成的工作为将进一 步开展该眼用缓控释新制剂安全性实验研究,申请临床批件,实现中药复方眼用缓释制剂产业化生产,提升眼用制剂生产技术水平。
四、知识产权状况:专利号:201110323644.0;专利名称:一种治疗眼科疾病的药物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五、经济效益分析:研制的防治白内障中药眼用缓控释制剂和润眼缓控释制剂新产品,将为眼科临床提供高效、速效、长效新药,满足临床和市场的需要,产生显著经济与社会效益。
六、风险分析:项目主要负责人多年从事中药新型给药系统的研究理论与实践。主持完成多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及省科技厅的项目,具有设计、管理、组织完成重大科研项目的能力,充分保证本项目的顺利实施,也为成果转化的产业化生产提供有力保证。
七、合作方式:可采用合作开发的方式,或技术入股的方式进行合作。
八、联系方式:
通讯地址:白山市通江路25号
联 系 人:刘贞珍 惠丽 王晶华 达娃次仁
联系电话:0439-3227941
电子信箱:51279192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