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企认定应注意哪些事项
发布时间:2018-08-14 责任编辑:马志远 周雅伦 信息来源:高新技术企业认定资讯
1、研发项目
根据专利名称确定研发项目,如果仅仅以专利名称命名研发项目,太狭隘,体现不了企业新技术应用性,而且容易造成对先有研发再有专利还是先有专利再有研发的模糊认识。编制研发项目RD表照搬专利说明书,在编制研发项目RD表中的核心技术与创新点时,照搬专利说明书。
2、知识产权
知识产权技术性不强,部分企业是纯粹为了申报高企而报专利,全部是实用新型,报的专利技术性不强。企业营业总收入中,贸易产品的收入占比较大。
3、科技成果
科技成果描述过于单一,与产品相关性不强,新的工作指引对科技成果转化形式进行了多样化,丰富了企业将研发的技术成果进行产业化的方式,并要求年平均转化5项以上,高新申报还需要将企业的科技成果进行描述,要描述出技术成果是什么,怎么转化的,应用在哪个产品中,应用的效果如何,是否产生收益。
4、高新技术产品
在申报过程中对产品描述不清,技术性不强,佐证材料五花八门的情况,在企业认定过程中还存在着企业产品型号众多,有的可能几百个型号,这就对企业自己归集高新收入时产生了困难,非标产品如何提供佐证材料也让企业头疼,这就造成了在申报过程中对产品描述不清,技术性不强,佐证材料五花八门的情况。
5、财务核算
未设置研发支出辅助账,企业审计报表与纳税申报表不一致,申报过程中,30%以上的企业都未在账内进行研发项目经费核算. 同时在研发项目立项时应设置研发支出辅助账,在实地考察中充分执行了这个政策,部分企业被要求提供明细辅助账。另外税务重点关注的是企业审计报表与纳税申报表是否一致,如不一致,要做出合理解释,未来的高企要以税务数据为基础。
6、企业人员资质
企业人员资质较弱,2016年对企业人员要求做了较大的调整,去除了大专以上学历要求,科技人员也由30%降为了10%。
此次调整对企业来说是好事,但是却加强了企业社保人员的检查力度,尤其是乡镇科技型企业,由于人员资质较弱,将面临极大的挑战。
高新技术企业认定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