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科技动态

AI新工具能评估多发性硬化症疗效2025-04-09

 
  科技日报北京4月8日电(记者刘霞)7日出版的《自然·通讯》杂志刊发论文称,英国伦敦大学学院团队开发出一款新型人工智能(AI)工具MindGlide,可帮助解释和评估多发性硬化症(MS)患者的治疗效果。
  大脑磁共振成像(MRI)标志物对于研究和测试MS的治疗效果至关重要。然而,测量这些标志物需要不同类型的专业扫描设备,很多医院无法做到这一点。MindGlide可以从MS患者护理过程中获得的MRI扫描图像中提取关键信息,例如大脑受损区域、大脑萎缩和斑块等细微变化。
  团队在1000多名MS患者的14000多张图像上测试了MindGlide的有效性。此前,专业神经放射科医生需要几周时间来解释...

新证据支持中等质量黑洞存在2025-04-03

 
  科技日报讯(记者陆成宽)记者日前从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获悉,我国天文学家在银河系球状星团中发现了一颗被弹射而出的恒星,其弹射速度高达550公里/秒。研究人员分析认为,如此高的逃逸速度,很可能是因为该星团中心存在中等质量黑洞。这一发现为中等质量黑洞的存在提供了新证据。相关研究成果以封面文章的形式发表于《国家科学评论》。
  宇宙中存在两种已知类型的黑洞:大质量恒星坍缩形成的恒星级黑洞和位于星系中心的超大质量黑洞。然而,质量介于两者之间的中等质量黑洞却始终未被确证。它们本应是恒星级黑洞成长为超大质量黑洞的必经阶段,但天文学家至今只找到几个存疑的...

细胞培养鱼可降低海鲜过敏原含量2025-04-02

 
  科技日报讯(记者张佳欣)一项关于细胞培养鱼的研究有望让全球3%至5%患有严重食物过敏的人群重新享受海鲜美味。新加坡詹姆斯库克大学联合新加坡科研机构宣布,他们研发的细胞培养日本鳗鱼过敏原含量降低至传统鱼类的十分之一。相关论文发表于最新一期《过敏与临床免疫学杂志》。
  该研究始于十年前针对鱼类过敏儿童的临床追踪,建立了百名确诊患者的数据库。研究证明,这些儿童对细胞培养鱼中已知的鱼类过敏原几乎或完全没有过敏反应。
  与常规养殖的鳗鱼相比,不同品种的细胞培育鳗鱼中,世界卫生组织与国际免疫学会联盟公认的12种鱼类过敏原的总相对含量降低至十分之一,其中...

新一代超薄光帆具有高反射率2025-04-02

 
  科技日报北京4月1日电(记者刘霞)通过将超薄、高反射材料与人工智能(AI)优化的纳米级设计相结合,美国布朗大学和荷兰代尔夫特理工大学科学家研制出一种反射能力极强的新一代超薄光帆。这种由激光辐射压力推进的反射器,有望实现高速太空旅行。相关论文发表于最新一期《自然·通讯》杂志。
  光帆是一种纤薄的反光板,它利用光的压力来推动自身前进,类似于风推动帆船的方式。与传统推进系统相比,光帆可显著降低将航天器送往附近恒星的旅行时间,甚至有可能将旅行时间从数千年缩短到几十年。
  团队最新研制出的光帆的特别之处在于,其兼具大规模和纳米级精度,既轻便又具有高...

微型磁性机器人可在人体内“虚拟活检”2025-03-27

 
  科技日报北京3月26日电(记者张梦然)英国利兹大学工程师开发了一款创新性的微型磁性机器人。它能在人体内深处执行3D扫描进行“虚拟活检”,并首次从胃肠道或肠道深处获取了高分辨率3D超声图像,这标志着早期癌症检测技术的重大突破。相关研究成果26日发表在《科学·机器人学》杂志上。
  该机器人实现的“虚拟活检”,无需侵入性操作即可获得诊断数据,使得医生能够在单一程序中完成病变的检测、分期乃至潜在治疗。这一进展为多种癌症的诊断和治疗带来了革命性变化。
  研究团队采用一种名为oloid的3D几何形状赋予了磁性医疗机器人前所未有的运动范围,包括滚动动作,这对于体内...

重大科技攻关 民企当先锋2025-03-27

 
  【促进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
  ◎本报记者 谢开飞 通讯员 高 凌
  在新材料新能源领域,宁德时代、德尔科技等攻克了固态电池、电子特种气体等关键技术;在传统产业领域,福耀玻璃、圣农集团等突破汽车玻璃关键成型工艺、白羽肉鸡种源等技术瓶颈……近年来,福建多措并举,推动民营企业在重大科技攻关上当先锋、挑大梁。
  科技日报记者从不久前召开的福建省全省科技工作会议上了解到,福建坚持创新不问“出身”,大力支持民营企业牵头或参与国家、省级重大科技项目攻关机制,推动多项关键技术攻关取得突破,助力全省产业提档升级。
  引导民企参与关键技术攻关
  在福建省...

吉林油田智能分注工艺取得新突破2025-03-25

 
  科技日报讯(记者杨仑)记者日前了解到,历经7年攻关试验,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吉林油田分公司(以下简称“吉林油田”)在智能分注工艺领域取得新突破。目前,系列创新技术已在17个油藏480口水井实现规模应用,检管周期均在3年以上。由此,项目示范区有效注水合格率提升10%,注水用电费用降低8.7%。
  2024年初,吉林油田油气工艺研究院以智能分注技术为方向,持续开展分注工艺优化、远程监控平台功能完善、数据深度应用以及探索。截至目前,地面分注内层防腐技术已完成4口井的先导试验,防腐防垢效果良好,预计可延长一个检管周期,节约维护费用23.6万元;无线通信分注工艺...

科学家首次将光转化为超固体2025-03-18

 
  科技日报讯(记者张佳欣)据最新一期《自然》杂志报道,意大利国家研究委员会研究人员首次将光转化为可以像液体一样流动的奇特固体——超固体。这一成就为探索物质的不寻常量子态开辟了新途径,标志着凝聚态物理学领域的一个重要里程碑。
  超固体是同时具有零黏度和类似于盐晶体中原子排列的晶体结构。它们不仅具有像固体一样的有序结构,还可像液体一样没有摩擦地流动。这种奇特物质仅存在于量子世界。正因如此,它们以前只能在所谓的“玻色—爱因斯坦凝聚态”中产生,也就是说,只能在将原子冷却到接近绝对零度的实验中被创造出来。但在本实验中,研究人员用半导体铝砷化镓和激...

谷神星一号“一箭八星”发射成功2025-03-18

 
  科技日报北京3月17日电?(记者付毅飞)记者从国家航天局获悉,3月17日16时07分,我国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用谷神星一号遥十运载火箭成功发射云遥一号55星至60星,并搭载发射中科卫星AIRSAT星座06、07星。卫星顺利进入预定轨道,发射任务取得圆满成功。
  云遥一号55星至60星共6颗气象空间遥感卫星,配置了GNSS(全球导航卫星系统)掩星载荷,能够通过对GNSS掩星数据的反演,获取大气层的温度、湿度、压力以及电离层电子密度等信息。这些数据可为天气预报、气候监测、空间天气预警等提供重要数据支撑。
  中科卫星AIRSAT星座06、07星均配置多光谱相机载荷,能够获取高质量遥感图像。...

实验证明动量空间存在“量子龙卷风”2025-03-17

 
  科技日报讯(记者张佳欣)德国维尔茨堡—德累斯顿卓越集群ct.qmat团队改进了原来的既定方法,首次通过实验证明了“量子龙卷风”(即量子涡旋)的存在。对这一量子现象的证实标志着量子材料研究的一个重要里程碑。相关论文发表在最近的《物理评论X》上。
  科学家早已知晓,电子可在量子材料中形成涡旋。例如在量子半金属砷化钽(TaAs)中,动量空间中的电子行为类似于旋转的涡旋,这种量子现象早在8年前由ct.qmat的创始成员首次预测。此次的新发现在于,这些微小粒子在动量空间中形成了类似龙卷风的结构,并已通过实验得到证实。
  动量空间是物理学中的一个基本概念,它根据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