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兰高铁庄寨至兰考南段建成通车,这标志着日兰高铁全线贯通运营。至此,日照西至兰考南站最快2小时26分可达,青岛北、日照西至郑州东站最快3小时40分、2小时36分可达,动车组列车最快运行时间较此前分别缩短46分、59分。
日兰高铁起自日照西站,接入徐兰高铁兰考南站,线路全长472公里,是继2023年济郑高铁全线运营之后,山东、河南两省之间的又一条高铁通道。此次开通的日兰高铁庄兰(山东菏泽庄寨站—河南开封兰考南站)段全长48公里,设庄寨站、兰考南站两座车站。
据中铁十局施工负责人李永光介绍,日兰高铁全线贯通后,最高时速按350公里运营,每日开行动车组列车最高...
7月19日,在位于成都市彭州市的“天空之眼”无人机测试飞行三号基地上空,一架无人机正在空中花式“表演”:悬停、平移、滑翔、倾斜……而地面上,成都纵横自动化技术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纵横股份”)的工程师们一边拿着遥控器发出各种指令,一边在电脑上调试、记录、上传数据。
近年来,彭州市围绕低空经济,精准发力无人机和低空管制系统细分赛道,在空域管理等领域不断创新探索,为成都打造“工业无人机第一城”、四川建设“国家战略腹地”注入彭州动力。目前,“天空之眼”已吸引90余家企业开展研发测试业务,日均飞行量超100架次,实施重大技术攻关50余项。
依托西...
在全国科技大会、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两院院士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对我国要建成的科技强国作出深入阐释,提出必须具备五方面基本要素。
其中,“拥有强大的科技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形成世界一流的创新生态和科研环境”是五方面基本要素之一。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深刻阐明了新时代加强科技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建设的重要性,进一步明确了科技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建设要实现的战略目标。科技伦理治理体系是科技治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确保人工智能向善发展,为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提供持续、健康、强劲动能的重要保障。
治理面临新形势新任务
近年来,我国高度重...
6月20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向2024世界智能产业博览会致贺信。习近平指出,人工智能是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重要驱动力量,将对全球经济社会发展和人类文明进步产生深远影响。中国高度重视人工智能发展,积极推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培育壮大智能产业,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为高质量发展提供新动能。
习近平主席的贺信为深化人工智能发展进一步指明了方向。面对日趋激烈的全球科技竞争,推动人工智能赋能新质生产力,已成为我国开辟发展新领域新赛道、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的重要抓手。
推动生产力要素提质增效
区别于传统生产力,新质生产力...
近日,黑龙江省植检植保站首创省域“网格化”全覆盖在线监测预警和防控指导网络体系,探索和应用一套稳定高效的科学管理机制和应用模式。据监测,黑龙江省病虫草害防控对粮食产量贡献率达48.7%,“虫口夺粮”成效显著。
“我们以人机结合的方式,丰富专项数据来源。”黑龙江省植检植保站测报首席专家王春荣介绍。黑龙江将全省2.5亿亩耕地以行政村为单位划分为1万个监测区,每个区域设立1个监测点,每个监测点设立兼职植保员。县级植保部门和植保员均配备自动化、简易化、数字化病虫疫情监测设备,为田间调查、设备管理和指导服务提供基础保障。截至目前,黑龙江省已配置各类监测...
在日前召开的中国-东盟榴莲产业研讨会上,全国首批榴莲碳足迹标识认证证书颁发。这标志榴莲产业正式迈上绿色低碳之路。
“碳足迹是衡量产品或活动在生命周期内所产生的温室气体排放总量,已成为评估产品环境影响的核心指标。”南京农业大学副教授程琨介绍,碳足迹是推动产业链向绿色、低碳发展转型的关键驱动力。碳足迹标签作为一种新型的环境标识,使消费者能够直观地了解购买行为对气候变化的实际影响,从而促进消费市场绿色转型,推动市场需求向更环保、更可持续的方向转变。
程琨介绍,在三亚市农业农村局的精心组织和指导下,南京农业大学农业资源与生态环境研究所发挥...
7月19日,福建省高校首个概念验证中心及新质生产力科创中心,在福州大学国家大学科技园旗山园区揭牌。
福州大学国家大学科技园和未名(福建)投资集团有限公司、福建万福企业集团有限公司分别签署合作协议,成立福大科技园-未名概念验证中心和福大科技园-万福新质生产力科创中心。由未名(福建)投资集团有限公司、福建万福企业集团有限公司分别设立的1亿元创新概念验证基金和1亿元万福新质生产力基金也正式启动。
福州大学国家大学科技园相关负责人介绍,福大科技园-未名概念验证中心将聚焦福建省重点产业创新发展需求,以及成果、人才、资本和市场等转化要素,对实验室发明...
记者了解到: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潘建伟、陈宇翱、姚星灿、邓友金等人成功构建求解费米子哈伯德模型的超冷原子量子模拟器,以超越经典计算机的模拟能力首次验证了该体系中的反铁磁相变,朝着“获得费米子哈伯德模型的低温相图、理解量子磁性在高温超导机理中的作用”迈出了重要的第一步。研究成果于近日在线发表于国际学术期刊《自然》杂志。
据了解,以高温超导为代表的强关联量子材料具有较高的科学价值,但其背后的物理机制尚不明确。费米子哈伯德模型被认为是有希望解释高温超导机理的重要物理模型,中科大团队的这项研究推进了对该模型的理解,展现了量子模拟在解决经典计算机...
科技日报北京7月16日电 (记者张梦然)据《自然·天文学》15日发表的一篇行星科学论文,月球上很可能存在一个能够进入地下的洞道。研究结果增进了人们对月球地质的认知,同时,该发现或将作为潜在月球基地的一个理想选址,以及未来月球表面载人任务中的庇护所。
月球表面已发现200多个被称为“天窗”(skylight)的坑,其中一些形成于地下熔岩管塌陷之后。可进入的熔岩管或通道,能提供一个比月球表面更温暖的环境,但之前人们一直不确定它们是否能通向大型地下洞穴。
意大利特伦托大学研究团队此次分析了来自月球勘测轨道飞行器的静海坑雷达数据。静海坑是月球上已知最深的...
科技日报讯 (记者张佳欣)著名科幻小说《沙丘》中,一件名为“静止服”的全身套装通过回收汗液和尿液,来保留沙漠星球冒险者身体的所有水分。现在,现实版的“静止服”已经出现。美国康奈尔大学威尔医学院研究人员推出了一个用于航天服的新型尿液收集和过滤系统原型。相关论文发表在7月12日出版的《空间技术前沿》杂志上。
研究人员表示,新的服装原型专为即将到来的月球和火星任务而设计。它包括一个基于真空的外部导管,通向组合的正向反渗透单元,可通过多种安全机制提供持续供应的饮用水,能确保宇航员健康。
研究人员设计了一种尿液收集装置。它包括由多层柔性织物制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