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国家电网有限公司服务新能源发展报告2024》发布。报告显示,2023年,国家电网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国家电网”)经营区新能源并网消纳主要呈现4个特点:装机规模再上新台阶,经营区全年新增风光新能源装机容量2.26亿千瓦,新增规模约为2023年底美国新能源累计装机的80%、德国的1.5倍;分布式电源成为增长主体,累计新能源装机达到8.7亿千瓦,占电源总装机的37.7%,同比提高6.1%;电力电量屡创新高,全年新能源发电量1.2万亿千瓦时,占总发电量的16.9%,同比提高2.0%;利用率保持较高水平,新能源利用率97.4%,连续4年保持在97%以上。
2023年,国家电网综合施策,从5方面服...
从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获悉,该校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教授漆明净和闫晓军领衔的团队,成功研制出靠纯自然光供能实现起飞和持续飞行的静电飞行器CoulombFly(Coulomb意为库仑,是电荷单位)。该微型飞行器由一种新型静电电机作为发动机核心,未来将大幅增加微型飞行器的飞行时长,拓展其应用范围。相关成果近日在线发表于《自然》期刊,并同时获得《自然》和《科学》首页推荐。
据介绍,得益于小体积、轻质量、高机动等特点,微型飞行器能够在狭小空间执行拍照、探测和运输等特种任务,在国民经济领域拥有广泛应用前景。然而,此类飞行器普遍存在飞行时间短的痛点。当飞行器重量小于10...
从中国广核集团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获悉,大亚湾核电站自1994年全面建成以来,已安全运行30年,成为支撑粤港澳大湾区发展的重要电力来源。
大亚湾核电站是我国大陆第一座大型商用核电站,1994年商运后,又在其基础上建设了岭澳核电站一期、岭澳核电站二期,目前大亚湾核电基地三座核电站6台核电机组总装机容量达612万千瓦,是世界上最大的压水堆核电基地之一。
据大亚湾核电运营管理有限责任公司副总工张锦浙介绍,大亚湾核电站两台机组累计实现上网电量4334.94亿千瓦时,为粤港澳大湾区注入了源源不断的清洁电力。其中输送香港的电量累计达3145亿千瓦时,占香港总用电量的四...
日兰高铁庄寨至兰考南段建成通车,这标志着日兰高铁全线贯通运营。至此,日照西至兰考南站最快2小时26分可达,青岛北、日照西至郑州东站最快3小时40分、2小时36分可达,动车组列车最快运行时间较此前分别缩短46分、59分。
日兰高铁起自日照西站,接入徐兰高铁兰考南站,线路全长472公里,是继2023年济郑高铁全线运营之后,山东、河南两省之间的又一条高铁通道。此次开通的日兰高铁庄兰(山东菏泽庄寨站—河南开封兰考南站)段全长48公里,设庄寨站、兰考南站两座车站。
据中铁十局施工负责人李永光介绍,日兰高铁全线贯通后,最高时速按350公里运营,每日开行动车组列车最高...
7月19日,在位于成都市彭州市的“天空之眼”无人机测试飞行三号基地上空,一架无人机正在空中花式“表演”:悬停、平移、滑翔、倾斜……而地面上,成都纵横自动化技术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纵横股份”)的工程师们一边拿着遥控器发出各种指令,一边在电脑上调试、记录、上传数据。
近年来,彭州市围绕低空经济,精准发力无人机和低空管制系统细分赛道,在空域管理等领域不断创新探索,为成都打造“工业无人机第一城”、四川建设“国家战略腹地”注入彭州动力。目前,“天空之眼”已吸引90余家企业开展研发测试业务,日均飞行量超100架次,实施重大技术攻关50余项。
依托西...
在全国科技大会、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两院院士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对我国要建成的科技强国作出深入阐释,提出必须具备五方面基本要素。
其中,“拥有强大的科技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形成世界一流的创新生态和科研环境”是五方面基本要素之一。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深刻阐明了新时代加强科技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建设的重要性,进一步明确了科技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建设要实现的战略目标。科技伦理治理体系是科技治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确保人工智能向善发展,为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提供持续、健康、强劲动能的重要保障。
治理面临新形势新任务
近年来,我国高度重...
6月20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向2024世界智能产业博览会致贺信。习近平指出,人工智能是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重要驱动力量,将对全球经济社会发展和人类文明进步产生深远影响。中国高度重视人工智能发展,积极推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培育壮大智能产业,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为高质量发展提供新动能。
习近平主席的贺信为深化人工智能发展进一步指明了方向。面对日趋激烈的全球科技竞争,推动人工智能赋能新质生产力,已成为我国开辟发展新领域新赛道、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的重要抓手。
推动生产力要素提质增效
区别于传统生产力,新质生产力...
近日,黑龙江省植检植保站首创省域“网格化”全覆盖在线监测预警和防控指导网络体系,探索和应用一套稳定高效的科学管理机制和应用模式。据监测,黑龙江省病虫草害防控对粮食产量贡献率达48.7%,“虫口夺粮”成效显著。
“我们以人机结合的方式,丰富专项数据来源。”黑龙江省植检植保站测报首席专家王春荣介绍。黑龙江将全省2.5亿亩耕地以行政村为单位划分为1万个监测区,每个区域设立1个监测点,每个监测点设立兼职植保员。县级植保部门和植保员均配备自动化、简易化、数字化病虫疫情监测设备,为田间调查、设备管理和指导服务提供基础保障。截至目前,黑龙江省已配置各类监测...
在日前召开的中国-东盟榴莲产业研讨会上,全国首批榴莲碳足迹标识认证证书颁发。这标志榴莲产业正式迈上绿色低碳之路。
“碳足迹是衡量产品或活动在生命周期内所产生的温室气体排放总量,已成为评估产品环境影响的核心指标。”南京农业大学副教授程琨介绍,碳足迹是推动产业链向绿色、低碳发展转型的关键驱动力。碳足迹标签作为一种新型的环境标识,使消费者能够直观地了解购买行为对气候变化的实际影响,从而促进消费市场绿色转型,推动市场需求向更环保、更可持续的方向转变。
程琨介绍,在三亚市农业农村局的精心组织和指导下,南京农业大学农业资源与生态环境研究所发挥...
7月19日,福建省高校首个概念验证中心及新质生产力科创中心,在福州大学国家大学科技园旗山园区揭牌。
福州大学国家大学科技园和未名(福建)投资集团有限公司、福建万福企业集团有限公司分别签署合作协议,成立福大科技园-未名概念验证中心和福大科技园-万福新质生产力科创中心。由未名(福建)投资集团有限公司、福建万福企业集团有限公司分别设立的1亿元创新概念验证基金和1亿元万福新质生产力基金也正式启动。
福州大学国家大学科技园相关负责人介绍,福大科技园-未名概念验证中心将聚焦福建省重点产业创新发展需求,以及成果、人才、资本和市场等转化要素,对实验室发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