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航空航天中心30日说,正在休眠的欧洲航天局彗星着陆器“菲莱”有可能在今年5月醒来。
去年11月15日,“菲莱”成功登陆目标彗星“丘留莫夫-格拉西缅科”后,因电力耗尽进入休眠。尽管“菲莱”休眠前已开展多项实验,完成所有“规定动作”,研究人员仍期待它能再次醒来,传回更多实验数据。
在欧航局“罗塞塔”彗星探测项目中,德国航空航天中心负责着陆器控制。着陆器项目主管斯特凡·乌拉迈克说,控制人员打算在3月底查看一下“菲莱”能否接受足够光照进而充电。
“我们若能与‘菲莱’重新建立联系,最可能是在5月。”乌拉迈克说。
德国航空航天中心介绍,“菲莱...
丹麦研究人员对丹麦、芬兰、挪威和瑞典4国大约9.2万名儿童开展的调查显示,通过辅助生殖技术出生的婴儿,其健康状况与自然生育的婴儿差不多,发生早产、出生时体重偏低、死胎和夭折的可能性没有差别。
辅助生殖技术包括试管婴儿和体内人工授精技术。丹麦哥本哈根大学附属医院的研究者在新一期英国《人类的繁衍》杂志上报告说,他们对1988年至2007年间在上述4国通过辅助生殖技术出生的6.2万个单胞胎婴儿和近3万个双胞胎婴儿进行了调查,并将他们的数据与同一时期自然生育的36.2万个单胞胎婴儿和12.3万个双胞胎婴儿的情况进行对照。
领导该研究的专家亨宁森表示:“我们发现,2...
美国航天局31日宣布,当天从加利福尼亚州范登堡空军基地成功发射其第一颗地球土壤湿度监测卫星,标志着美国十多年来首次在一年内完成5个地球科学观测任务的发射。
美国航天局的电视画面显示,“土壤水分主动/被动”卫星于当地时间31日清晨6时22分搭乘德尔塔-2型火箭升空。57分钟后,卫星进入距地球约685公里的轨道,随后与地面控制人员取得联系。
美国航天局局长查尔斯·博尔登当天在一份声明中说,这一卫星的成功发射,标志着航天局历时11个月完成了5个新型地球观测任务的发射,这些任务将帮助人类更好地理解不断变化的地球。
“土壤水分主动/被动”卫星设定任务期为3年...
日本国际科学技术财团29日在东京宣布,今年的“日本国际奖”授予1名日本科学家、1名美国科学家和1名法国科学家,以表彰他们在“资源、能源、社会基础”和医药学领域的突出贡献。
该财团理事长矢崎义雄当天在记者会上介绍说,88岁的东京大学荣誉教授高桥裕获得“资源、能源、社会基础”奖。获奖原因是这位学者很早就开始关注水灾与社会活动的关系,经过实地调查和数据分析,高桥裕在上世纪70年代开始提倡重视流域自然环境与人类共存的治水理念,开拓了包括治水、疏导和河流环境保护在内的日本“河流工学”领域。1997年日本修改《河川法》时采纳了高桥裕的学说。此外,容易遭受热带...
总部位于瑞士日内瓦的世界卫生组织29日发布最新埃博拉疫情报告称,自去年6月末以来,西非埃博拉疫情重灾区每周新增病例数首次低于100例,疫情响应重点从“减缓传播”转移至“终结流行”阶段。
报告称,利比里亚和塞拉利昂疫情发病率持续下降,几内亚、利比里亚和塞拉利昂上周共报告99例新增病例,其中利比里亚仅出现4例,几内亚和塞拉利昂分别出现30例及65例。这是自去年6月29日以来,受埃博拉疫情影响最严重的西非三国每周新增病例数首次低于100例。
目前,西非这三国已实现在24小时内完成病例取样、获得最终检测结果并报告卫生部门等目标。在1月25日前的三周里,几内亚、利...
麻疹这种传染病近来在美国卷土重来。美国此轮疫情去年12月从加利福尼亚州迪士尼乐园传出,现已蔓延至8个州,并波及邻国墨西哥。
去年一年,美国27个州确诊了644例麻疹,创下美国2000年宣布已消灭麻疹疫情以来的新高。究其原因,主要是相当一部分人没有接种疫苗。
根据加州卫生部门28日公布的数据,美国此轮麻疹疫情已有至少94人被感染,年龄从7个月到70岁不等。在疫苗记录已知的42人中,34人没有接种过麻疹疫苗,3人只接种过一剂麻疹疫苗,5人接种过完整的两剂疫苗。
这些病例的感染源头基本都可追溯至加州迪士尼乐园。关于迪士尼乐园的疫情来源,美国疾病控制和预防中心...
针对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及中国北京日前暴发的麻疹疫情,世界卫生组织发言人玛格丽特·哈里斯28日在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时表示,接种疫苗是预防麻疹的主要武器,此外普通民众应做好消毒措施,加强营养及蔬菜摄入,避免过度劳累等以增强免疫力。
哈里斯表示,尽管中美两国过去推动实施了大范围麻疹疫苗接种,但疫情暴发说明仍有一定比例民众未接受疫苗接种。不过她强调说,世卫组织尚未发现两地任何关于麻疹病毒出现变异的证据。
哈里斯介绍说,接种疫苗在降低全球麻疹死亡率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接种疫苗是预防麻疹的主要武器。她指出,虽然儿童是罹患麻疹的最高危人群,并且死亡...
荷兰莱顿天文台和美国罗彻斯特大学天文学家新发现了一个巨大的环系——他们看见一颗年轻的类日恒星J1407出现了持续几周的“日蚀”。按该环系的比例,比土星环系还要大、还要重。研究结果发表在《天体物理学杂志》上。
据物理学家组织网近日报道,根据莱顿天文台马修·肯沃西研究小组的最新数据分析,该环系由30个环构成,每个环直径都有几千万公里,环内部还有一些缺口,这表明它可能已经形成了卫星(系外月球)。
“我们看到的光变曲线令人难以置信。日蚀持续了几个星期,但过几十分钟就会迅速变化,这是因为环内部有精细的结构。”肯沃西说,“恒星离我们太远,很难直接观察...
由于在PM2.5中含有大量重金属等有毒有害物质,对人体危害极大,对城市大气能见度、空气质量、生态环境也产生着日益重大的影响。目前市场上缺少对PM2.5高效且低阻力过滤材料。
为解决上述问题,我们制备出一种新型“夹心”式特种纳米/微米丝过滤材料。本发明主要采用“夹心”的方法来制备目标材料。方法如下:采用静电纺丝的技术制备纳米/亚微米的纤维丝,将丝附着于普通的过滤材料上,然后选用玻璃纤维或无纺布,通过适当技术将它们牢固的结合在一起。本技术的特点是:首次研制出这种“夹心”式高效过滤材料,其中其“夹心”层是由电纺丝技术纳米/亚微米的纤维丝。由于普通过滤材...
一、 概述
该产品利用相变材料在环境温度高于其相变点时吸热,而在环境温度低于其相变点时放热的原理,使在高温、低温工作环境人员达到人体主观舒适状态,从而达到提高工作效率,延长工作时间,减缓热疲劳等应用目的。
本产品设计理念源自航天领域,是个体自调温装备系列中的民用级产品。经过反复人体试验验证,最终选用相变点14℃-15℃的无机复合材料作为相变冷源,具有穿着舒适、相变潜热大、无毒、无刺激性、反复使用、再生方便等优点,可以有效地缓解人体在高温、低温环境下工作的热应力,提高人体的热舒适性。是一种性价比较高的个体自调温装备。
该技术成熟,可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