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成果转化

美国家卫生研究院拨款790万资助开展单个细胞研究2017-09-18

 
  美国国家卫生研究院近日宣布,去年该院已拨款790万美元,资助25个研究小组开展单个细胞的研究,这是在细胞尺度上个性化疗法研究的一部分。
  随着细胞生物学研究的深入,科学家逐渐认识到,每个细胞个体可能都有较大差别,了解细胞的个性化,有望为疾病研究和治疗提供新线索,因此,单个细胞的研究近几年成为热点。
  美国国家卫生研究院协调、规划和战略计划项目部主任詹姆斯·安德森在一份声明中说:“细胞是生命最基本的形式,它们组成了人体的各个组织和器官。多数细胞是健康的,但也会发生变化。它们会发生癌变,会被病毒感染,会衰老。而我们资助的这些项目是一种投资,有...

美风投人展望2015年IT业发展 看好来自中国的公司2017-09-18

 
  新年伊始,曾投资推特等公司的美国著名风险投资人弗雷德·威尔森对2015年的IT业发展趋势给予预测,对来自中国的公司十分看好。
  威尔森强调,自己的展望在一些人看来可能带有偏见。但作为一名投资人,这些都是他有兴趣投资或曾经投资但以后不再碰的东西。
  威尔森认为,优步叫车、Airbnb全球民宿、Dropbox云存储……这些在过去五年中才成立的公司有望在2015年上市。资金募集有望在硅谷掀起新一轮的并购高峰,当然还有新一代白手起家的年轻亿万富翁。
  2014年末,小米宣布完成11亿美元的融资。威尔森认为,雷军可能会把这笔钱花在美国,成为美国安卓市场的新玩家,甚至有望成...

日本研究团队研究出与精神疾病有关的蛋白质功能2017-09-18

 
  日本国立精神和神经医疗研究中心日前发表公告说,他们一个研究团队弄清了与精神分裂症和自闭症等精神疾病有关的一种蛋白质的作用,有助开发出诊断和治疗这类疾病的方法。
  研究小组注意到,精神分裂症、自闭症、注意力缺陷多动障碍等众多精神疾病都与一种称为“AUTS2”的基因编码蛋白质有关,它位于神经细胞的细胞核内,但是其功能一直没有弄清。
  研究小组利用与蛋白质结合的抗体,调查了“AUTS2”蛋白质都在什么部位发挥作用。结果发现,除了细胞核内,这种蛋白质还大量聚集在承担神经细胞信息传递的突起的尖端部位。
  研究小组培养出无法生成这种蛋白质的实验鼠后,发现...

日开发出可移植人体的3D打印皮肤和关节的技术2017-09-18

 
  目前,日本国内有2000多万人需要移植皮肤、骨骼、软骨和关节等组织。东京大学医学系附属医院日前宣布,其研究小组利用3D打印机和基因工程学技术,成功开发出了能在短时间内批量生产可移植给人体的皮肤、骨骼和关节等的技术。
  目前实施移植手术时主要使用从患者本人患部以外的部位切除的组织,这给患者身体造成很大负担。此外,还有利用动物组织和塑料等为原料,利用3D打印机制作移植用组织的方法。这种方法虽能减轻患者痛苦,却存在感染风险,且移植的组织与人体融合在一起的过程需要两三年时间,还难以制作头盖骨和大腿骨等需要一定强度的组织。
  东京大学医学系附属医院教授...

日本制成快检流感病毒装置 检测过程最长只需15分钟2017-09-15

 
  日本东京都医学综合研究所的一个研究小组发表报告说,他们开发出一种简易检测装置,能在发病12小时内迅速诊断人体是否患流感,其灵敏度比现有同类装置高多倍。
  据这份发表在新一期美国在线科学杂志《科学公共图书馆综合卷》的报告介绍,目前对流感进行简易诊断多数是利用鼻咽拭取液来检查是否含病毒。原有的检查元件是利用抗体来捕捉病毒,但这种检测方式须等病毒在人体内增殖24小时后才能测出。
  研究小组说,新开发的方法是利用带有荧光色素的抗体来捕捉病毒,即使是少量病毒也能发现。研究小组通过对200名流感患者进行测试,确认新技术能在患者发病12小时内就以97%的准确率...

日发现一种白血病病毒感染机制 有助于研发治疗方法2017-09-15

 
  京都大学5日发表一份公报称,该校研究人员发现一种白血病病毒的感染机制,这将有助于将来研发出相关治疗方法。
  人类T淋巴细胞白血病病毒Ⅰ型(HTLV-1)只感染成熟T淋巴细胞。研究人员分析后发现,在感染的细胞内,有两种蛋白质的表达显著减少,而这两种蛋白质能够发挥阻碍HTLV-1复制的作用。
  研究人员认为,由于这两种蛋白质在胸腺的未成熟T淋巴细胞内高度表达,但是在末梢的成熟T淋巴细胞内表达则很低,因此HTLV-1才会把成熟的T淋巴细胞作为感染的目标。
  人类T淋巴细胞白血病病毒(HTLV)已被证实与成人T淋巴细胞白血病和多种神经系统疾病密切相关。它主要通过母乳感染婴儿...

抑郁风险早知道 大脑标记可暗示数年后的抑郁症状2017-09-15

 
  一场车祸、痛失爱人和陷入财务困境,这些仅仅是我们有生之年所遇到的各种压力中的端倪而已。一些人可以泰然处之,而其他人却焦虑或抑郁不可终日。那么,我们将如何才能应对压力,很好地处理麻烦,走出生活中不可避免的低谷呢?
  美国杜克大学的一项新的研究为回答这个问题提供了线索。他们发现,在人的大脑深处有一个杏仁状的结构——杏仁核,通过测量该区域的活动状况,可以检测出一个人是否处于压力风险之中,从而帮助判断远至数年后,其是否会在应对诸多生活压力之时变得抑郁或焦虑,甚至对于判断一个人未来是否患有抑郁症状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该研究结果发表在2月4日的...

澳英构建300万年来二氧化碳数据 印证与海平面关联2017-09-15

 
  澳大利亚国立大学5日发布公报说,该校和英国科研机构的专家日前构建了约300万年以来地球生物圈的二氧化碳变化详细数据,印证了二氧化碳排放与海平面上升之间的关联。
  这些二氧化碳数据的时间跨度上限正值“上新世”中后期,这一时期的地球冷暖特点与今天近似,动植物分布范围变动较大,猿人的祖先开始出现。
  由澳大利亚和英国专家组成的研究小组在新一期《自然》杂志上发表了论文。他们介绍说,此前科学界缺少上新世的二氧化碳变化详细数据,如今这个空白得到了填补。该小组通过研究海床中动物甲壳化石所含硼元素的水平推算出了约300万年来二氧化碳的变化走向。这是因为二氧...

加安省投资支持癌症筛查诊疗研究 加强防癌检测2017-09-15

 
  2月4日是世界癌症日,加拿大安大略省政府当日宣布,向安省癌研所(OICR)注资640万加元,于未来4年内加强癌症检测,帮助癌症患者改善生活质量。
  OICR将利用政府投资着重开展下述新研究项目:增加结肠癌筛查率;降低癌症化疗的毒性;改善癌症患者的疼痛管理。
  OICR创立于2005年,是加拿大第一家全面研究癌症问题的机构,也是一家专注于癌症预防、早期检测、诊断和治疗的卓越研究中心,长期致力于将科研成果从实验室转移到实际临床应用,帮助癌症患者战胜病魔。
  自2006年以来,安省政府向OICR的拨款总额已达7亿5690万加元(包括此次投资在内)。自2014年9月以来,OICR对840个技术...

欧洲空间局确认宇宙原初引力波的发现乃是一个错误2017-09-15

 
  去年3月17日,包括美国哈佛—史密森中心在内的联合研究团队宣布了人类科学的一项重大突破——发现了宇宙原初引力波,犹如一石激起千层浪。
  将近一年过去,今年1月30日,仍然是这支美国科学家团队和欧洲空间局(ESA)普朗克卫星的科学家正式确认,那个发现乃是一个错误。
  这个科学事件的波折着实令人抱憾可惜,但对于科学家来说,这并不能阻挡他们继续探索宇宙的步伐。
  原来是个错误
  去年,设在南极的美国BICEP2望远镜团队声称:“发现了原初引力波穿越婴儿宇宙留下的印记。”其成为宇宙暴涨理论的第一个最有力验证,该研究成果同时有望揭示宇宙诞生之谜。
  该报告称...